怀安县检察院积极运用“检察技术+公益诉讼”相结合的办案模式,不断拓宽检察技术办案思路,助力公益诉讼工作由传统“平面化”取证模式向“立体化”取证模式转变,通过技术办案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安全。 一是聚焦协同保护,推动构建燕赵山海食药安全大保护格局。积极贯彻落实“燕赵山海·公益检察”之食品药品安全专项监督工作,多方面开展技术合作,与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部门搭建专业咨询平台,与农业农村局等部门通过会签协同保护意见、挂牌督办重点案件等方式,深化协同配合。为检察机关在调查取证、鉴定评估、出具专家意见等方面提供专业咨询和技术支持。2023年来共审查起诉涉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案件3件10人,涉及食品、酒类制品及烟草三大类,怀安县院通过行政机关先行查处,利用专业设备、提升专业辨别知识等手段及时固定证据,形成行政和司法保护合力,共同守护群众美好生活。今年以来,邀请特邀检察官助理参与办案3次,派员参加联席会议12次,联合召开专题研讨会1次,在互学互鉴中广泛凝聚共识。 二是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兼具特色与实效的办案机制。督促相关部门建立健全《柴沟堡熏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制定本院跨区域检察协作机制,完善顶层设计。此外,还通过制发检察建议、建立办案联系点、组建人才库等方式,有效提升综合履职能力水平。技术人员全过程、全链条参与办案,提供技术支撑,有效固定证据。如,在对畜禽屠宰及兽药销售等行业开展监管活动中,及时走访调查、拍照取证,固定证据。随后组织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卫健委、商务局等多部门召开座谈会共商对策,明确6家食品保护管理部门职责分工,现场公开送达检察建议书督促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履职,加强熏肉生产过程的质量监管,市场监管局成立了柴沟堡熏肉协会,出台制定了团体标准《柴沟堡熏肉制作规程》,实现熏肉制品从源头到流通环节的全方位有效监管。 三是空中勘验取证,以科技手段助力公益诉讼检察提档升级。充分利用无人机航拍、现场勘验、快速检测等技术手段为公益诉讼提供技术保障,在提高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等领域公益诉讼案件线索筛查和固定证据能力的同时,有效解决危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等问题,维护公共利益。2024年以来共协助公益诉讼部门进行无人机巡查4次、勘验检查2次。如在踏查了解西洋河村段明长城保护现状、沿边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现状时,怀安县院采取“检察官+法警+技术人员”为一体的办案模式,利用无人机进行实地勘察,现场拍摄、收集线索、固定证据。有力扩大了过去人工巡查的视野,让检察干警能第一时间掌握巡查情况,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公益诉讼案件的办理质效。 今年以来,怀安县院以“燕赵山海·公益检察”之食药领域专项监督为抓手,发挥“技术+公益诉讼”一体化办案优势,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食药安全问题,通过制发检察建议、加大“回头看”力度、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组织公开听证等方式,查清损害事实,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对未有效整改情形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推动食药安全问题得到治理,切实筑牢食药安全保护防线,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
关键词: |